工業自動化是在生產過程中依靠機械設備或者不需要人力進行參與的情況下,可按照既定的目標完成控制、操作等處理的統稱。工業自動化包括工業自動化系統、硬件和軟件3部分,是一種運用儀器儀表、控制理論和計算機技術,根據工業生產要求完成既定操作,從而達到增加產量、降低消耗、提高質量等目的綜合性技術。目前典型的控制由上位機、工業控制器、現場執行機構組成三層結構。自動化控制系統以可編程控制器、分布式控制系統、工業PC機,以及包括PID調節器和控制器在內的嵌入式計算機與OEM產品為主。
智能化的提出引領了各個領域的變革,它是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它采用了人工智能理論、學習算法、先進技術,使設備能夠模擬人類智能的某些特性和功能。工業智能化控制是在人工智能的基礎上提出的控制方法,主要表現在機械設備自動控制的多功能化方面。通過以太網和Web技術實現開放型分布式智能系統,基于網絡通用的TCP/IP四層協議族,提供高度模塊化、分布式技術和可反復使用的工業控制方案。
目前,我國工業自動化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躍進,如今正面臨一場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將增補工業自動化內容和空白。
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戰略在我國“十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這將推動我國自動化產業全面走向市場化。
二、調整傳統工業結構和產業升級,創造了工業自動化產業的發展良機。
調整結構和產業化升級是“十五”期間工業發展的重點,旨在提高工業體系結構的合理化,適應市場的需求,同時采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生產過程,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而投資少、見效快的最佳途徑就是采用先進的自動化控制技術來提升和改進傳統生產過程。因計算機控制系統價格大幅度下降,企業采用各種適用的計算機控制系統來控制新建的工業生產裝置和改造已有的裝置,提高產品質量的和方便應用與維護。
三、國際與國內技術融合,為工業自動化產業提供可跳躍式發展機會。
如今世界技術已高度普及和融合,國內自動化產業可以采用世界先進和成熟的技術來開發自己的產品或系統,結合其他方面的優勢,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實現跳躍式發展。